怎么吃才干够促进健康,这应当是国民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局部。从小接受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而在有关饮食和健康的教育方面却一直缺失。
其实吃饭是需要学习的不论是吃饭的礼仪还是吃饭内容其实都不是先天具备的特别是吃什么。
食育的内涵很丰富,简单来说就是学习吃什么和怎么吃,能够促进我健康。日前举行的2016中国食育高峰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食品平安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彭亚拉,分享了和团队的调研结果—素质教育框架下农村儿童营养与食品平安教育研究》研究显示,与大多数乡村孩子相比,吃什么才健康的问题上,国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孩子们购买的零食以伪劣的垃圾零食为主
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国14岁以下的儿童有2.21亿,农村儿童有1.4亿,留守儿童有6000万,关注的就是农村儿童、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因为他营养和食品平安状况比乡村儿童更加不容乐观。彭亚拉说。
从2013年开始,这项调研选取了江西、河南、河北、四川、山西,以及北京周边的12所农村学校和2所流动儿童学校的5000多个样本进行调研。结果发现了四大问题:农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吃劣质的零食;孩子们以零食代替正餐,尽管我有“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但孩子们早餐和晚餐有时候就吃零食来代替;第三是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安全习惯;第四是用餐不规律,偏食的情况很明显。
吃零食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很普遍、经常性的现象。比方在山西吕梁的调查数据显示,经常吃零食的孩子有72.84%每天都吃的几乎占到40%
被调查儿童每天能获得的用于购买零食的零花钱并不多,56.49%孩子每天零花钱小于1元,合计87.96%孩子零花钱在两元以下。于是买零食的单价普遍较低,67.9%孩子购买的零食单价低于1元。试想,5毛钱、1元一包的东西能有什么营养价值?彭亚拉说,调查显示孩子们购买的零食以伪劣的垃圾零食为主,把江西石城的孩子最喜欢、最常吃的零食做了排序,排在第一名的辣条,第二名是冰糕,前十名的大家可以看到碳酸饮料、炸薯片、烤肠、话梅、方便面,有的孩子中午有营养午餐也不吃,就吃馒头和辣条。
调研的时候我遇见一个孩子嘴角长疮,头上也长疮,就问他妈妈为什么这样,妈妈说他不吃饭,天天吃冰糕。这些雪糕、冰棍是用香精、甜味剂、酸味剂、色素等调制而成,没有任何的营养价值。这里B族维生素肯定是没有,所以他口角炎一直好不了彭亚拉说。
调研团队曾经在某地把一家小卖铺的零食全部买来,有50多种,然后按包装上的电话挨个打过去,发现生产厂家地址、电话等信息虚假的比例高达30%这些劣质小零食中,仅“辣条”类就多达30多种,且均产自小村镇的小作坊。调研团队继而对30多种辣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发现其提供的营养素极为有限,一些零食里的化学添加剂多达22种。以色素为例,黄色既加了日落黄又加亮黄,为什么同一颜色要用多种类的色素呢?因为这样多加几种每一种色素都不会超标,但是合起来肯定是超标的彭亚拉告诉记者,根据当地检测部门的检测结果,这些零食里钠含量非常高,细菌超标的情况也比较常见。
一个3岁的孩子如果每天吃一包辣条,吃进去的盐是营养学会推荐量的220%一个6岁的孩子一天吃一包辣条的话,吃的盐是推荐量的172.33%10岁孩子每天吃一包辣条,摄入钠盐是推荐量的129.5%可是有的孩子一天吃三四包辣条,所以这是很大的问题。彭亚拉担忧地说。
经济条件改善不一定能改善孩子的营养状况
所以食育的任务在农村非常有必要。调研中发现,会以零食代替正餐的孩子占到40.7%只注重口味,只注重便宜,不太了解正餐对营养健康的必要性。
调研发现,贫困地区超重和肥胖不是问题,主要问题是营养不良,有37%孩子偏瘦。但调研发现如果他经济条件改善了身体质量指数(简称BMI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合格率并不会提高。山西和湖南的调研发现,原以为经济条件好了以后,营养不良的孩子就变成了合格的孩子,实际情况是变成了超重和肥胖的孩子。所以经济条件的改善不一定能够改善孩子的营养状况,不一定能改善他健康状况,还需要教育。彭亚拉说。
针对农村新时期膳食营养与食品平安和环境问题的现状,编写了一本教材—小学生膳食营养与食品平安读本》试图构建一套新的素质教育教材和课程体系,由农村开始推动,希望为新的素质教育体系提供一个范式。彭亚拉告诉记者,小学生膳食营养与食品平安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关注膳食营养,更关注食品平安;关注正餐,更关注零食的平安,试图解决调研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还关注食物的生产方式、生产环境。因为没有好的环境,不做生态保护的话,生产不出健康和营养的食品。
从膳食观念入手塑造生产观念
现在农村儿童可能是未来的食品生产者,食品平安问题的源头在农业生产。因此,读本》不只关心食物自身的平安、营养,还关注食物生产的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态维护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关注初级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的平安,注重农业平安生产、食品贮藏、加工的平安知识与意识的教育与培养。
读本》第十讲里既肯定了绿色革命”对农业生产的巨大促进作用,又阐明了农兽药、化肥不合理使用的严重后果,如对水源和土壤的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最终污染食物,危害人类健康。希望教孩子们拒绝所谓‘一家两制’做法—生产的食物给自己吃的不加这些东西,给别人吃的就加好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样的做法会互相毒害。希望从孩子的膳食观念、生产观念开始影响他彭亚拉说。
读本》首先会在项目组试点的农村地区小学生中进行试验,得到数据证实有效性后,希望得到推广。
彭亚拉表示,此项调研的久远目标有两个:一是希望把膳食营养与食品平安教育嵌入到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期待膳食教育能够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更有效;二是希望推动我国膳食教育法案的出台,有了这个法案,就能保证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接受到最基本的膳食教育,真正实现我食品平安的社会共治”